English

检点二十世纪

2001-03-07 来源:中华读书报 陈晓卿 我有话说

《世纪末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

肖同庆著,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正如严家炎先生在《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丛书》(安徽教育出版社)的总序中指出的那样: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来自异国的和源自本土的两种思潮,在整个文学发展中“相互撞击,相互较量,相互错综,相互渗透,构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独特风貌”。丛书中肖同庆著的《世纪末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是较为独特的一部。本书从“世纪末”这个概念入手,对影响现代文学长达30年的文学思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阐述。

作为人类历史上一种有规律的现象,“世纪末”意识是怎样产生的?它有哪些基本特质?它对人类的文学和文化都有哪些影响?肖同庆的著作首先对“世纪末现象”作了一番“知识考源”,具体梳理了世纪末的源流及其特质,从学理上把世纪末作为一个整体,一种历史语境,甚或是一种危机哲学来进行研究,在这个基础上考察它与文学的关系。其次,将“世纪末”的问题放到整个20世纪的范畴里进行思考,特别是放到中西文化交流与碰撞的背景中进行考辨。作者认为,就文学本质而言,中国现代文学30年是一场现代主义文学运动。无论是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还是现代主义,相对于中国古典传统而言,这些陌生的西方文学思潮皆可纳入到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追索过程,而其中西方“世纪末文学思潮”是一种无法回避的存在。它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之源,但又不能完全归入其中,它有独立的文学品格,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它同时又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特别是当它最初传入中国时,对“五四”新文学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巨大影响,因此,考察现代主义的中国之行,必须首先清理“世纪末文学思潮与五四新文学的关系”。

从本质上讲,西方“世纪末”思潮是一种现实和文化危机的产物,是西方现代化过程中自身演化出的一种反动倾向,带有极其强烈的反传统主义色彩。这种思潮反映到文学上,是对西方近代以来形成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反拨,其主要表现在艺术追求上的唯美主义和精神特征上的颓废主义。西方近代心理科学的发展,哲学主体观念的变革,以及宗教精神的异化,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学的观念和结构形态,使文学明显地倾向于语言和结构的唯美化,倾向于主题内涵的心理化。这种文学思潮形成于十九世纪最后三十年,到二十世纪初达到高潮。世纪末文学思潮的东移,是伴随着五四启蒙主义中个性解放、青年觉醒和女性发现运动而进行的。作者指出:中国封建社会以儒学为主的传统价值体系的崩溃,新旧文化的混沌杂糅,政治环境的空前混乱构成了世纪末思潮东移的外在契机;中国知识分子深刻的信仰危机和精神危机、盲目的反叛意识、无出路的困顿感和时不我与的绝望感构成了接受世纪末思潮的内在心态;几乎与此同时发生的“五四”革命的落潮则构成了世纪末情绪滋长蔓延的导火线。在这种历史情境下,西方现实主义的悲剧观、消极浪漫主义和世纪末颓废主义思潮,作为一种有着内在逻辑联系的文化精神,成了影响中国五四新文学持续不断的整体力量。由于作家个性气质和自身经历的差异以及文学团体的影响,文学取法的倾向性和侧重点也就不同,就五四文学而言,西方世纪末文学思潮的影响在创造社作家身上的表现最为突出。到三四十年代,则主要对中国现代都市文学的成熟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者概括指出:西方世纪末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的焦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在文化观念上,表现出某种非理性主义和反现代化的色彩,使五四启蒙主义思想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矛盾形态。二、在主题内涵上,表现出反传统主义和怀疑主义的倾向,加深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思想深度,也扩宽了其文化蕴含。三、在精神特征上,表现出孤独、忧郁、颓废、绝望的情绪基调,给中国现代文学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悲剧性,使得这些非理性的情绪体验进入了文学世界。四、在审美风貌上,表现出唯美、内倾、象征、怪异的艺术追求。在语言和文本方面开拓了一种新奇的艺术境界。作者将影响称为“精神的遇和”,并从两方面进行理解:一是它促进了“五四”新文学“现代性”的生成;二是它构成了“五四”新文学“新感性”革命的重要契机。

“现代性”是一个研究中国现代文学颇具生命力的概念,它是一个中西文学乃至文化在现代交汇、冲突的联结点,是中国近百年来尚未完成的综合工程。作者把西方“世纪末”文学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拿出来单独立项,显示出很独特的学术眼光,其目的就在于对“现代性”求索过程进行重新溯源、探讨、思考和解构,通过研究西方前期象征主义、唯美主义和颓废主义文艺思潮的起源、特质及其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和影响,作者发现,所谓的“世纪末”情绪———颓废的、阴冷的、怪诞绝望的情绪,不仅仅是是现代派美学内涵的先河,而且规定了现代主义文艺运动的基本内容,文艺的“现代性”表现,在实质上都没有超出“世纪末”文艺思潮的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文学对“世纪末”文艺思潮的接受,则标志着现代主义艺术精神在中国的最初诞生。

“新感性”是本书比较新颖的一个概念,作者主要是想试图解构学术界长期以来形成的“历史政治化”和“历史道德化”思维模式。在中国,西方世纪末思潮一直是被作为消极的颓废主义而大张鞭挞的。在作者看来,五四以来的颓废主义文艺,作为一种反叛的颠覆性的精神自卫,意味着一种新的精神实体和新的感知方式的形成,它从根本上激化了这个传统士人心理的裂变,激化了社会精神基础的震动,从而也激发了艺术创造的审美活力,促使艺术的价值和功能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因此,颓废主义在中国的产生,标志着一种“新感性”革命,是中国文学“现代性”追索的一部分。颓废主义东移是与世纪之交中国社会整个时代的危机相联系的。本书中关于“世纪病”和“都市病”主题的探讨,事实上就是研究“颓废”在美学和感情系统的现代性方面所展示的城市文化的特征,亦即其某种程度上对抗现代文明的成分,得出的结论也具有相当的说服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